↩
返回小说: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作者:日享子 本章字数:1416 更新时间:2024-11-21 22:53:06
攘外必先安内,但外部和内部有是却也密不可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内因为主,外因为辅,但外因也会对内心产生变化。
内外部环境也是同理,大明朝的灭亡,不也是外部满清的威胁太大,不得已只能将国力集中用于应付外部满清的威胁,被内部的李自成偷了家。
了解内部情况固然重要,外部环境也不能忽视,
监国在即,朱祁镛急需要了解大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局势。
在大体了解清楚大明朝内部的情况后,
“恩师,监国在即,可孤王对大明朝周围的形势也一窍不通,您能不能帮我解惑一下,详细说一下!”朱祁镛只能再次求教自己的恩师李时勉,谁让人家不仅是大儒,还是经历五朝的大儒,关键还曾经入阁为阁臣。
李时勉听了朱祁镛得问话,想也不想反问道,
“王爷以为我大明朝面临的外部威胁有哪些?”
“当然是北面的鞑靼和瓦剌,”朱祁镛也只知道这个,毕竟后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土木堡事件。
“不错,王爷说的很对,但王爷也说错了一点,不是鞑靼和瓦剌,而是瓦剌,”李时勉道,
“瓦剌?那鞑靼呢,他们去哪里了?”朱祁镛好奇的问道,闻言,姚夔,彭时,吕原,王恕,岳正也是满脸好奇的看向自己的恩师道,
“对了,鞑靼去哪?难道迁徙了,”
李时勉看自己的六位高徒没有一个人知道,只能为他们解惑道,
“鞑靼已经快被瓦剌给吞并了,”
“啥,恩师你的意思是蒙古合二为一了,那太可怕了,什么时候的事,我们怎么没有听说,”六人中彭时大惊道,
“老夫也是去年拜访杨士奇杨阁老才知道,至于原因嘛,就是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被宣德皇帝朱瞻基压了下来,之后皇帝病重,此事就不了了之了。”李时勉道,
“恩师,你那说一下具体情况吗?”朱祁镛追问道。
“‘宣德九年七月,瓦剌首领马哈木之子脱欢,统军击溃鞑靼首领阿鲁台并杀之,掌控漠北草原’这就是锦衣卫传回来的最新消息。”李时勉道,
“恩师,看来大明和蒙古北方这一战,不远了啊!”姚夔道。
“是啊,瓦剌已经成势,崛起是必须,十年左右,大明和瓦剌必有一战,
时不我待,我等也得努力发展,绝不做民族的罪人!”朱祁镛还是有一颗强烈的爱大明国之心的!
“恩师,除了瓦剌,还有别的威胁吗?”
李时勉回想了一下道,
“南边的安南,东南的倭寇也是两大威胁,”
吕原问道,
“恩师,请您详细说一下,我等平时只顾读书了,对朝局和外部局势还真不懂。”
“好,那为师今天就好好给你们说一下,
先说安南,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
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
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称兵拒命。
太祖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建文元年(1399年),安南国相黎季犁杀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苍为帝,并改名胡一元。
当时朝廷误信安南王陈氏嗣绝,封黎季犁为王。
不久,故安南王之孙陈天平来奔,季犁佯请陈天平归国为主。
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明成祖遣都督黄中以兵5000送陈天平归,三月遭季犁伏兵袭击,黄中败还。
七月,成祖命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沐晟为副将军,率兵号称80万征讨安南。
十一月,朱能病卒,张辅代之,自广西凭祥进军。沐晟亦由蒙自斩关夺隘,与张辅会师白鹤。
明军分进合击,所至皆克。十二月,张辅、沐晟合兵越壕、架梯攻多邦城,安南兵驱象迎战。
明军画狮蒙马并以火器射击,迫战象回冲乱阵,破多邦城,继又连克其东、西都。
永乐五年(1407年)正月,明军追安南兵至黄江,攻破其江中兵寨,后又连战木丸江、富良江获胜,俘黎季犁父子。
永乐五年(1407年)六月,明朝令改安南为交址,设交址布政使司。
这场战争最后以明朝胜利、胡朝灭亡告终,安南被并入明朝领土。
并且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1408年,张辅大军刚刚班师,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攻击盘滩、咸子关,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蛮、上洪、大堂、应平、石室等地,自称日南王,
后为招揽人心,又立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陈季扩打着陈氏后人的招牌,很快得到安南人民支持。
📚
章节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