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小说: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作者:日享子 本章字数:1425 更新时间:2024-11-21 22:53:29
蒙古帝国,又称蒙古汗国,
是对13世纪蒙古人所建政权的称呼,
包括了元朝和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公元1206年,蒙古乞颜部首领孛儿只斤·铁木真于斡难河,河源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大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开始征伐西夏、金朝、西辽、花剌子模等国,
其继承人窝阔台、蒙哥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
至公元1259年,蒙古帝国已占据包括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东非等在内的,地跨亚、欧、非三洲,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更是达到440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帝国。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军进入新疆,击败了西辽,完成了对西域天山南北的政治统一后,
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给其子孙。
而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即察合台汗国。
西域北部少部分地区,被三子窝阔台汗国所占有。
元朝曾在今,伊犁河流域设置阿里麻里行省,但不久就并入察合台汗国。
后又在,今乌鲁木齐一带曾设置别失八里行省,一度被察合台汗国占据,后期重新成为元朝的辖地。
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原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察合台领有西辽旧地,
14世纪初合并窝阔台汗国后,遂兼有西域天山南北麓及阿母河以东地方。
最强盛时疆域,
东至吐鲁番、罗布泊,
西及阿母河,
北到塔尔巴哈台山,
南越兴都库什山。
察合台牙帐设于阿里麻里(今新疆霍城东北)附近虎牙思。
境内居民以农业为主,部分地区兼营牧业。
察合台曾孙八剌为汗时,公元1269年,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在答剌速河畔举行大聚会,划分了各自在中亚的势力范围。
后八剌为扩大势力范围,曾渡阿母河攻入呼罗珊,为伊儿汗阿八哈击败。
八剌子笃哇继承汗位后,追随海都,同元朝长期为敌,屡与元军争战,不断攻掠畏兀儿地区,终元世祖一朝未断,
直至公元1303年,始被迫向元朝请和,重新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与元军共同击败海都子察八儿,尽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封地。
公元1310年,笃哇子怯伯再破察八儿,兼并窝阔台汗国大部分领地,汗国统治中心亦逐渐西移。
自公元1346年,合赞算端汗被杀后,
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后分别形成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
先说西部的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是中亚河中地区的西察合台蒙古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建立的帝国。
首都最初为巴里黑,后相继迁都撒马尔罕、赫拉特。
建国者帖木儿本为渴石地区的突厥巴鲁剌思氏的埃米尔,后来迎娶东察合台汗国王室黑的儿火者的女儿为妃。
黑的儿火者在人们眼中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所以帖木儿本人获得了政权的合法性。
帖木儿早年起兵占据河中,以此为核心进行扩张。
帖木儿去世后,其子孙相互争夺王位,之后其四子沙哈鲁统一帝国大部,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繁荣。
沙哈鲁及其子兀鲁伯死后,帖木儿帝国逐渐走向分崩离析,最终于1507年被乌兹别克人取代。
帖木儿的五世孙巴布尔败逃至喀布尔,并在南亚开创了莫卧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征服了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花剌子模、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高加索和大伊朗地区,并与奥斯曼帝国交战,企图复兴蒙古帝国,但最后因帖木儿于东征中国明朝的期间(1404-1405年)逝世而被迫中断。
帝国的鼎盛时期横亘从小亚细亚到印度德里的西亚、中亚和南亚和费尔干纳盆地,北起锡尔河和咸海,南及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大帝国。
帖木儿帝国吸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交融汇合,展现了具有突厥特色的文化新貌,进一步发展了突厥—伊朗文化。
帖木儿家族在首都撒马尔罕创立大学,渐取代巴格达的文化地位,成为穆斯林的学术中心。
再说东察合台汗国,
14~17世纪,由蒙古察合台后代在西域天山南北建立的中国新疆地方政权,又称亦力把里。
公元1347年,为蒙古都格拉特部贵族拥戴察合台汗后代所建。
初以阿克苏为治,不久迁都于阿力麻里(今霍城县),
后又以鸭儿看(即叶尔羌,今莎车)、吐鲁番诸地为治心。
秃黑鲁帖木儿汗时期,一度发兵占领中亚大城撒马儿罕。
统治范围西达撒马儿罕,东迄哈密,
北与蒙古瓦剌为邻,南同西域的于阗等地接壤,势力空前强盛。
东察合台汗国的疆域分三部分:
📚
章节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