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小说: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作者:日享子 本章字数:1433 更新时间:2024-11-21 22:53:05
“恩师,您是五朝老臣,经历的事情多,除了张太皇太后,孙太后,建文一脉,吴氏一派,以上四派之外,
您估计还有哪些势力可能成为本王登位的对手呢?”雍亲王朱祁镛迫切的想从恩师李时勉处了解局势,
知己知彼,方可对症下药,
提前布局,才可立于不败!
李时勉也是竭尽所能,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可能成为潜在对手,姓朱的王爷都想了一遍后,微微一笑,心中大定。
“王爷,老夫现在能想到的,还有三方势力,有可能对王爷构成威胁。”
“恩师,你说啥,还有三方势力?”雍亲王朱祁镛大惊道。
现在已经有四方势力了,还有三方,那就是七方势力,
果然任何时代,皇位之争都是激烈的,
“那老师,剩下的三方势力,都是谁?”雍亲王朱祁镛追问道。
“剩下三方势力,
其一是,宁王朱权之长孙第二代宁王朱奠培。
宁王朱权曾在建文元年十月和成祖朱棣一起“靖难”。本来说好事后共分天下,谁知道,永乐元年被改封南昌,但仍然掌握有1万多兵权。
被改封南昌后,朱权和其长孙朱奠培韬光养晦,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着述、释道,
还交好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并让长孙朱奠培拜其为师,表面是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
但实际上是何心思,谁也不知道,而且朱奠培在江南文人之中名声不错,本人又聪明好学,今年刚好19岁,年富力强。
其人不仅仍然掌握有1万多兵权,还有天下道教领导者天师道为其助力,不得不防。
其二是,现在在京师的卫王朱瞻埏,仁宗第十子。永乐二十二年封于怀庆,按理说早该就藩。
但因为幼时常患病,宣德皇帝朱瞻基对其怜爱有加,现在还在京师未就藩。
为人孝顺、谨慎、好学,以贤德闻于世。
虽然身体不好,看其面相也不是一个长寿之人,但也是一大威胁。
其三是,两次监国得襄王朱瞻墡,在文臣之中影响力很大,还是张太皇太后最爱的嫡幼子,
虽然现在已经就藩长沙,还是王爷你曾经的亲身父亲,但皇家没亲情,也不得不防!”
朱祁镛听完恩师李时勉所说的七方势力,
心中一时也是心乱如麻,只能静下心里认真思索对策。
先说张太皇太后和孙太后为首的两个最强势力,
这两大最强势力,都是当权派,一方掌握内阁和五军都督府,一边握有新皇和厂卫特务统治,都是自己现在无法撼动的强大存在,
自己如今只能是虚与委蛇,静观其变,暗中挑起两派争斗,猥琐发育,静等土木堡事件的发生,暗中派刺客和宦官,借瓦剌太师也先之手,把皇帝朱祁镇和未来的太子朱见深一起拔掉,这两大最强势力就土崩瓦解。
剩下五大势力,
建文一脉,郕王朱祁钰贤妃吴氏一派,宁王一脉,
此三派都是以武林之事为主。
武林事,当然是武林了,
对付此三派,看来自己也得寻找发展武林门派,为自己所用。
剩下的两派,
襄王朱瞻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且已经就藩,威胁最小,拉拢为主,完全可成为己方势力。
最后剩下在京师的卫王朱瞻埏,既然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是略施手段让其早点入土为安为好,省得添乱。
如此,今后的大政方针就是,
先灭卫王,拉拢襄王,发展武林之士,收服宫内宦官,猥琐发育,挑起两宫之争,暗中布局,静待土木堡事件到来。
想通之后,朱祁镛心中大定!
“不知,恩师和诸位师兄们对此有何高见?”虽然朱祁镛心中已经有了谋划,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集思广益,总不会差。
听到此问,李时勉并未作答,而是看向自己的五位高徒。
两刻钟后,姚夔首先拱手说道,
“先易后难,决战朝堂,
武林争雄,一统天下。
王爷,恩师,我的方法就是先借机谋取部分权炳,之后南下江南,以朝廷名声,讨伐清正会和日月神教,趁机拿着江南钱粮之地。
整合整个南方,之后凭借地方大功,进军朝堂,学曹操,架空天子,最后取而代之!”
“大章的方法不错,但雍亲王刚刚监国,手下有何人可用?此法可待来时,”李时勉否定道。
朱祁镛听了恩师李时勉的话,也是惊出一身冷汗。
是啊,如今自己手中看似掌握了强大的势力,但实际上能用的人,只有2个半人。
一个李时勉,一个钱贵和半个岳正,至于四位师兄和三位结义兄弟都太小,不能成势,
人才,自己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恩师,学生孟浪啊!”姚夔道。
“无妨,你还年轻,多历练一下,未来前途一片光明,老师看好你!你们呢,可有什么对策?”李时勉看向彭时,吕原,王恕,岳正四人。
📚
章节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