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喋血孤城(三)

小说:血之孙吴 作者:布鲁斯老爷 本章字数:1781 更新时间:2024-12-04 02:25:30

张紘受伤了!

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也因此卧床不起,暂时不能再理事了。

于是,身为庐陵郡丞的是仪接手了全部的工作,并暂时接过了重任。

但是是仪既没有张紘的能力,更没有张紘在城中的威望,因此守城的重担更是让贺齐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得已之下,贺齐便擢升了手下三位最得力的军司马——祖郎、金齐、毛丹,分别负责两面城墙和城内的警戒工作,贺齐本人则继续守卫南城。

山越人突袭城内,是从哪进来的?贺齐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来。

直到祖郎带着人赶到西城,然后发现了那里的二百守卫已经全部死于非命,贺齐这才恍然大悟。

望着西侧的山林,并不高,城池又是依山而建。如果是山越人的话,确实能够轻易地通过这里,然后进入城内,所以不得不防。

该如何进行防守?

这让贺齐不禁想破了脑袋。

如今城中兵力充足,但只是相对防守一面城墙来讲的。如果是防守两面,甚至是三面城墙的话,兵力就显得大大地不足了。

这一次来了一千山越人,下一次就可能是一万人,甚至山越人有可能会倾巢而出,然后通过西城,再进入到城内来。

届时,守军的优势必将化为乌有,而拥有人数优势的山越人便将占据上风。

不得已之下,贺齐只能问计是仪,而是仪给出的回答便是再在城中修建一座内城墙。

如今,城内军民多达十万,加之依山傍水,所以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压根不缺。

只不过修建一道内城墙又需要多久?

倘若还没有修好,山越人就打进来了呢?

倘若修好了也挡不住山越人呢?

倘若山越人又顺着城墙攻击守军呢?

贺齐想到了种种可能的情况发生,所以直接否定了是仪的意见,这让好面子的是仪在面子上挂不住了。

是仪十分生气,所幸就不管了,让贺齐爱干嘛干嘛去吧!

贺齐无奈,眼下张紘卧床,是仪又靠不住,手下刚刚擢升的三名校尉也无甚谋略,这让贺齐心里十分地苦恼。

另一边,那名山越头目死里逃生,终于回到了大营。因为任务失败,所以被侯景大骂不已。

等到侯景大发雷霆,火气稍过,便仔细询问了经过。竟是因为兵分两路,一路无人统领,加上山越人实在不尊纪律所致。

侯景也无奈了,这失败的原因倒也怪不得头目,毕竟他的山越大军就是这个样子的。

首先,兵分两路,让头目带五百人直扑太守府,另外五百人突袭南城。这一系列计划都是临行前,侯景亲自吩咐头目的,头目也已经遵守了。

其次,山越人没有纪律,又没有文化,没有脑子,这一切也都是事实。

最后,区区一千人也打不过人数众多的守军,这也是没办法的。

所以侯景无奈了。

从外部进攻拿不下西昌,从内部进攻又失败,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十万大军,经过两个月的消耗,可战之兵也就只剩下了五万余人,另外还有一两万伤员。

照这样下去,全部拼光了倒是有可能拿下西昌城。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手里没兵,又怎么实现称王称霸的梦想呢?

于是,侯景便学着汉人的样子,叫来了所有的头目,然后聚在一起商量计策。

所谓集思广益。

虽然山越人都没文化,没脑子,但最后还真被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按照头目们的说法。

这次突袭城内其实是成功的,只不过因为派去的头目只有一人,倘若派两个人去,再兵分两路呢?又或者再多派些兵力呢?

侯景很高兴,觉得头目们说得不错,很有道理,因此当即就表示了赞同。

但是接下来再用这个办法的话,城内守军万一已经有了防备呢?派多少人去恐怕都是徒劳吧?

一众头目都不禁被问住了,这个办法都是好不容易想出来了,再让他们想个破敌之策出来着实有些为难人了。

于是,侯景直接拍板,干脆倾巢出动。只要通过山路,进入西昌城内,就凭他们有五万人,区区万余守军根本不足挂齿!

于是,山越人说干就干!

当天夜里,五万大军便倾巢而出,由侯景亲自率领。

营中只留下了近十万老幼妇孺,以两万余伤员,并由一名头目带着本部落的战士留守。

五万山越人从营中离去,这么大的动静,而且还是在白天,所以不可能不被守军发现,贺齐也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可是山越人去哪了呢?

于是,贺齐决定派人前去查看。

结果一队人刚刚靠近山越大营就被射杀,只有两人身上插着箭,侥幸逃了回来。

大营里有人!

这说明山越人并非撤退,而是另谋出路了。

贺齐左思右想,觉得山越人还是要依葫芦画瓢,企图翻越西城进入城内。

山越人数众多,乃是守军的好几倍。

倘若被他们成功,大势去也。

贺齐不敢大意,立马往西城加派兵力,严防死守。

至于北城,虽然也靠山,但只有一丢丢地方挨着山。

因为西昌东面临江,所以沿江的地方多是平地,可以进出,只是山越人被西昌城所挡,无法通过而已。

因此,只需要严加防范西城即可。

贺齐将守军一分为四,和三名校尉各领三四千人为一部,两部分别守卫南城和西城,还有两部隐藏起来。

所谓将计就计,说得就是这样。

贺齐没想过要逃跑,只要死守西昌,山越人就难越雷池半步。

贺齐相信援军一定会到来的,在援军到来前,他就是整个南部最后的防线!

注:是仪,本姓氏,字子羽,青州北海郡营陵县人。

起初担任县中县吏,后在郡里任职,郡相孔融嘲弄他,说“氏”字是“民”无上,可改为“是”,是仪于是就改姓为“是”。

是仪后来依附刘繇,避乱到江东。

建安元年(196年),刘繇军队失败,是仪迁居会稽。

  • 📚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 加入书架
  • 🗒️

    手机阅读
  •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