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小说:血之孙吴 作者:布鲁斯老爷 本章字数:1346 更新时间:2024-12-04 02:39:29
两年前,高欢组织了二十万大军北伐,意在一举荡平草原。
这二十万北伐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高欢亲自统帅,是为东路军。
一路由高干挂帅,是为西路军,这一路暂且不提。
高欢这边,有着马步军十万,进军路线也是和历史上的曹操一样。
大军中有骑兵三万为主力,步兵七万负责运输粮草物资,将领则有赵云、田豫、高昂、彭乐、基连猛、薛孤延、娄昭、窦泰、刘贵、张琼、尧雄、尉景。
除此以外,还有当地人—田豫担任向导,因此让高欢大军少走了许多冤枉路。
田畴(169年或170年-214年或216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人,东汉末年隐士。
汉初平年间,其受刘虞派遣去长安,呈送指控公孙瓒的奏章。
献帝大悦,封为骑都尉,田畴不受。
携诏返回时,刘虞已被公孙瓒所杀。
田畴到刘墓祭拜,被公孙所提,不久释放。
田畴回故乡后率家族及随从数百人隐居徐无山,致力农桑,数年间增至5000家。
制定法条,兴建学校,一时民风良好,乌桓、鲜卑纷纷与其结交。
汉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田畴请为向导。
上徐无山、出卢龙、过平冈、登白狼堆、至柳城,曹军大胜,封田畴为亭侯,坚辞不受。
曹念田功,四次封赏,终不受,乃拜为议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田畴去世。
………
高欢东路军的目标乃是乌桓所在的柳城,此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和辽西一样,乃是北齐与燕国之间的两大战略要地。
五年前,辽西被燕国所占,之后再无动静。
为此,高欢急需打下柳城,从而在面对燕国的战略态势上扳回一城。
于是乎,高欢大军就有了此次行动,并邀请了隐士—田畴担任向导。
而远在柳城的乌桓人,在得知此消息之后,立马就派人前往襄平(燕国都城)请求燕军的增援。
燕国这边,如今已经占据了诺大的东北,正愁没有合适的时机入侵中原。
现在收到了乌桓人的求援,从而得知了高欢竟然不知死活地主动出击,因此燕王慕容儁毫不犹豫地就派出了六万铁骑!
想当年,燕军总共只有五万铁骑,在和赵云接连打了两仗之后折损过半。
经过五年时间的休养生息,如今燕军重新拥有了十万铁骑,结果只派出了六万。
由此可见,燕军的目的也并不单纯,绝非救援乌桓这么简单。
而燕军将领除了三位主将——慕容翰、慕容恪、慕容霸(慕容垂)以外,还有慕容绍宗、慕容白曜、慕舆根三位大将。
慕容翰(?~344年),字元邕,昌黎棘城人,鲜卑族。
前燕宗室大臣、名将,武宣帝—慕容廆庶长子,文明帝—慕容皝异母兄。
慕容翰勇武善射,足智多谋,深受父亲慕容廆的器重和宠爱,授以杀敌陷阵的重任。
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去世,其弟慕容皝即位。
慕容翰受到慕容皝的猜忌,无奈投奔段部鲜卑,后辗转回到前燕。
咸康八年(342年),慕容翰献计击败高句丽。
建元二年(344年),慕容翰消灭宇文鲜卑,于战中身受箭伤,在家卧床养伤,后伤情痊愈。
有人告发慕容翰经常私下练习骑乘,怀疑他想作乱。
慕容皝对慕容翰一直很猜忌,下令将其赐死。
………
慕容恪(?~367年),字玄恭,昌黎郡棘城县人,鲜卑族。
前燕宗室大臣、军事战略家,官至太宰、录尚书事,封爵太原王,武宣帝—慕容廆之孙,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
慕容恪智勇兼备,骁勇善战。
从十五岁起随军征伐,参与大败高句丽,讨灭扶余、宇文部,大败后赵将军麻秋等战役。
元玺元年(352年),前燕入主中原,慕容恪率军攻灭冉魏,生擒冉魏皇帝冉闵,基本平定河北地区。
元玺三年(354年),慕容恪官拜大司马、录尚书事,封爵太原王。
元玺五年(357年),慕容恪引兵大败段龛,进围广固。
为减少伤亡,采取围而不攻之策,俘虏段龛,灭亡段齐。
建熙元年(360年),前燕皇帝慕容儁薨逝,太子慕容暐即位。
慕容恪受遗诏辅政,官封太宰,辅佐幼主,行周公故事。
慕容恪对内总摄朝局,朝堂趋于稳定,但执政宽松无度,致使国内荫户逐渐泛滥,豪强剥削愈发严重。
对外屡战屡胜,威震领邦,攻克东晋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领土。
建熙八年(367年),慕容恪病逝,谥号桓王,史称太原桓王。
………
慕容垂(约326年~396年),鲜卑名阿六敦,原名霸,字道业,后改名垂,字道明,昌黎棘城人,鲜卑族。
十六国时期后燕开国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子,母为兰淑仪。
📚
章节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