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小说: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本章字数:1456 更新时间:2024-11-22 13:05:55
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而怀念另一条。
选择了一条路,其后的千差万别,齿轮就在这里开始转动了。
俱酒护送楼夫人北上,刚到南郑,就接到了端木伯御的飞鸽传书:秦军朱圉山设伏,伯御放弃临洮路线,转攻“秦岭门”。
秦、汉两国的意外接火,属于军事行动中的重大变故,必然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俱酒紧接召见太尉吴起,以及长期驻守南郑的“四征”之首——征北将军章蟜,南郑守、安西将军吴耕,紧急共议军情。
俱酒还对端木伯御不放心,他首先问吴起道:“以太尉判断,此事可为端木伯御擅作主张?”
吴起道:“不会!端木将军信中有言,秦军设伏在先,说明我军行军路线已经泄露,极有可能是白马氐国方面出了问题。况此事白幕也有佐证。”
俱酒目光犀利:“白马弱于我,焉敢面从背违,擅毁盟约?莫非视我汉剑不利乎?”
吴起道:“王上息怒,昔日,臣亦曾与右护国介山恢有过一面之缘,且白氐与我贸易,获利颇多,臣以为应当不是氐王之意,或为其下机谋不密。”
俱酒面色一寒:“哼!骨田乙!派兵渡过嘉陵,雕忍要是管不了骨田乙,朕就替他管教管教!”
吴耕劝道:“王上息怒,可暂派使者问罪,不必操之过急。”
俱酒哼一声表示同意,继续面色铁青地与三位心腹议事:“伯御既攻秦岭门,则汉秦起衅,不可避免。当务之急,如何行事?二三子请为我谋!”
吴起道:“王上,兵贵于专。我军意图,出秦岭、越陇山、入河南地。故为今之计,我军当北进秦岭,牵制秦军,以确保西侧道路畅通,不为秦军所阻。”
俱酒道:“西征方乱,北进秦岭?此不为两线作战乎?”
吴起道:“北进秦岭,非出兵也,修栈道耳!”
俱酒茅塞顿开,脱口而出:“明修栈道,暗渡秦岭!”
吴起道:“诚然!秦军挑衅在先,端木将军攻破秦岭门在后,其理在我。”
“为防秦军大规模西出,阻塞我军北上,臣建议,在秦岭与南郑之间三条主要干道上,大张旗鼓,修复栈道,作北伐之势。”
“如此,秦必疑我,置重兵于秦岭北麓,严阵以待。”
“待西部我军突破陇山,进入河南地之后,王上可再烧栈道,以绝秦人南下之念。”
俱酒感觉到吴起入汉以后,其用兵方式有了些许的变化,在持续注重练兵的同时,也开始讲究策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个历史上着名的计谋,被吴起硬生生提前了近二百年。只不过,这次不是为了进攻关中,而是为了确保西路的安稳。
俱酒抚掌大笑,高声称善!然后又转头问吴耕与章蟜二人:“两位,以为如何?”
吴耕向来老成持重,他补充道:“臣以为,北出秦岭虽为佯攻,但南郑兵力亦不可稍有懈怠,我虽为‘假戏’,但要谨防秦军‘真做’!”
章蟜本是秦人,对秦国地理、人文都比较熟悉,俱酒对章蟜的建议还是非常重视的。
“章将军!有何见解?”
章蟜道:“王上,若伯御能一战而下绵诸,则我军不应轻弃,而应固守。”
俱酒有些吃惊了,在他的心里,并不是要与秦国真正进行冲突,而是通过一系列疑兵,保证大军顺利通过“秦岭门”北上则可。
但章蟜的建议,则是要把端木伯御打下了的两城,据为己有,并且建设成为西部的领土据点。
这样一来,战争的规模就扩大了,不是救伏踔孤涂这么简单!
章蟜仿佛看出了俱酒的犹豫,他起身走到舆图面前,指着绵诸之地说道:
“秦国西出有两途,其一曰萧关,其二曰渭河。绵诸之地,位于渭河上游,据此地,则秦国西出之路一丸可封。”
俱酒看着舆图,可以看出,绵诸与雍城,就是后世的甘肃天水到宝鸡。
在战国时代,两地之间的道路,主要就是沿着渭河往来。这也是古代的真实现状,大多数山区道路都是沿河走向。
秦国号称关中之地,就是因为地处东西南北四关之内,分别是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
其中西部的大散关,就位于渭河大峡谷的东端,靠近雍城(今宝鸡)的方位。大散关不仅仅是向西的咽喉,更是向南进入南郑的咽喉,所以它的作用是既防西,又防南。
历史上大散关曾发生过七十余次战争,但大散关用兵方向,更多是指向南侧的南郑之地,而非来自西侧天水方面的威胁。
这是因为,渭河大峡谷是一条十足的险途。它的南侧是秦岭北麓,北侧是陇山南坡,渭河夹在了大秦岭与大陇山之间,在峡谷中跳着华尔兹一般的舞步,千转百回,蜿蜒逶迤。
在没有机械的古代,渭河大峡谷的难行程度超越了人力的限制。在陇海铁路通车前,在长达数千年时间里,渭河大峡谷的状态,地方史志用了三个字来形容:无官道。
📚
章节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