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小说: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本章字数:1819 更新时间:2024-11-22 13:06:44
北伐匈奴之战胜利结束,当三路大军获胜消息传回成都之时,汉王俱酒第一时间选择的不是庆功,而是祭奠。
下令吴起勒石阴山,祭天祀地奠英雄。在阴山之巅建立英烈纪念塔,对此战中英勇献身的将士予以隆重祭祀。
汉王俱酒颁下君令,追封洗垣为汉国大将军,由端木仲敖亲自上门对其家眷进行抚恤,对其他战殁将士也依例进行赐田、免役、封赏等抚恤,并由其家乡主官在当地亲自祭奠。
洗垣是汉国立国之后,巴蜀本土成长起来的中坚将领,对洗垣的高规模追思与祭奠,一方面因为洗垣是历次征战中军阶最高的牺牲者,另一方面也是对巴蜀民心的再次收拢。
当满腔怨愤的随巢子抵达成都时,适逢公祭正在举行。
成都凌烟阁前,汉王俱酒,率领文武众臣、王子彘以及巴蜀臣民,对战殁的洗垣、墨家弟子以及其他各级军士举行盛大的公祭仪式。
俱酒一身缟素,焚香以拜,更令王子彘行跪拜之礼,令成都军民无不动容。
王母秦嬴夫人、魏夫人、越夫人、芈夫人敬挽的花篮分列两侧,这在整个战国历史上也是首次,充分显示出汉王室对忠臣烈士的哀悼之情,将凝聚人心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这些都是俱酒安排的,越夫人远在越国,根本不可能送来花篮花圈。
汉王俱酒随后宣读了祭文,祭文前半部分低回哀婉,声泪俱下,充分表达了举国人民对英雄的追思与怀念;下半部分慷慨激昂、奋发踔厉。
汉王俱酒指出,在推进“尚同”大业的道路上,既不乏牺牲,也不怕牺牲,更要敢于牺牲。
汉王最后用一首短诗结束了自己的演讲:“生命诚可贵,亲情价更高,若为尚同故,二者皆可抛!”
这首五言诗,将整场公祭仪式推向了最高潮。
随巢子听完了汉王的演讲,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这两句短诗,“若为尚同故,二者皆可抛!”也陷入了墨家使命的深思之中。
尽管如此,随巢子还是对吴起将自己和墨家子弟当作“诱饵”,不惜牺牲墨家子弟性命来换取胜利的做法意难平,终于还是进宫面见俱酒“告御状”。
随巢子的主张是:如果是尚同大业需要,我可以作为诱饵而深入敌营,墨家子弟可以为了尚同大业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绝对不是怕死的孬种。
但是,不能用这种欺骗的手段。他甚至激进地认为,吴起是在打压、消耗墨家的力量。
俱酒深知这是一个类似于“集结号”的争议,战争中往往出于出奇制胜和保密需要,会出现牺牲局部赢取全局的情况。
比如秦末汉初韩信灭齐之战,就是以牺牲谋士郦食其为基础的;唐朝李靖、李绩灭东突厥之战,置前去宣抚的唐俭性命于不顾。
有多少肩负“只许败,不许胜”的诱敌部队,更是扛起悲情的命运,充斥着史册兵书的角角落落。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
但对于墨家这样重要的力量,俱酒还是采取了更稳妥的手段。
首先,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说明自己因外出巡视地方,而没有及时接到“墨家二老”的书信,导致吴起只能按原计划行事。
此战造成了墨家子弟伤亡,作为汉王、墨家钜子,俱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愿为此在墨家内部罪己。
其次,分析了公子信发现匈奴王庭的偶然性。对于逐水草而居的匈奴部而言,汉军突袭其王庭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遭遇战。
当时公子信所部只有八百人,如果不果断发起攻击,那么被团灭的就不是匈奴王庭,而是公子信所部。
请随师兄换位思考,若随师兄为这八百前锋的主将,作何计较?
第三,信赏必罚,对参战部队主体按例进行封赏,但以统筹全局不力为由,对吴起进行训诫,并罚俸一年。
俱酒最后推心置腹地对随巢子道:“昔日师尊在日,众墨者为义所驱,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今尚同大业如日中天,更需墨者以身给役,慷慨取义。”
言外之意,墨子在时,大家可以不怕牺牲;如今我当了钜子,难道大家就要挑肥拣瘦了吗?
随巢子见证了成都公祭仪式,又见汉王对吴起进行了惩戒,再加上俱酒猛灌了一通“墨家鸡汤”,心中怨怼消逝大半,但仍对吴起此举深为不齿。
俱酒眼看随巢子心意难平,恐他再归草原之后,与吴起心生怨隙,影响大业,遂提出请随巢子以墨教经略西南的计划。
从蜀国往南,直到中南半岛,是一条重要的商道,俱酒已经下令沿线开凿“五尺道”,以求将汉国的茶叶、纸张、玻璃等高附加值的产品销售出去,同时将中南半岛的粮食、甘蔗、橡胶等产品运输进来。
但这一路之上,都是不开化的洞蛮山戎,五尺道的推进进度不快。
俱酒给随巢子戴了一通高帽子之后,正式请其向西南传教,以和平方式团结西南诸蛮,既稳定后方,更畅通商道。
而西北之地的墨教事宜,则全部交由胡非子打理。
随巢子有了河南地传教的经验,自视颇高,心趣颇旺,更有一颗将墨教传遍天下的勇气和决心,遂慨然领命。
不过,他提出一个要求,在他传教期间,不得向西南用兵,坚决杜绝“前方传教,后方举刀”的恶劣现象出现。
俱酒心向中原,当下确实没有武力征服西南的计划,如果随巢子能够在西南和平团结诸部,安稳后方,那是求之而不得的事情,哪里会干预呢?
于是俱酒当着随巢子的面许下毒誓,随巢子满意而去。
吴起手下的巴宁,诛杀匈奴单于,封破虏将军。在吴起的一番运作下,巴宁终于诚心归汉。
血战高阕城的靖家孚、苗冥,以及守护肤施、不绝粮道的爨襄等人,均有封赏。
对于公子信所率的楼烦部,则赏赐了大部分匈奴人口、牲畜,命其按楼烦部的管理办法自行封赏。
📚
章节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