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权谋的迷局

小说:殷朝新政志 作者:桦阳 本章字数:1595 更新时间:2024-12-04 03:30:06

宗室在地方的势力遭到重创后,京中的气氛也逐渐紧张起来。宗邺晟等人虽然被削弱权力,却试图通过联合部分中立朝臣,在朝堂掀起新的争论。

早朝上,兵部尚书杨敬突然提出一项建议:“陛下,近年来宗室多为地方分忧,东宫也竭力辅佐朝廷,然各方之争终非国家之福。不如设立一‘宗正院’,由宗室统筹其事务,同时明确东宫与宗室之间的分权,以免权责交错。”

杨敬的提议一石激起千层浪。

支持者:定远侯李彦忠率先表示支持:“臣以为此议甚妥,既可避免地方权责冲突,又能彰显宗室辅助国事之责。”

反对者:内阁次辅魏仲清则反驳道:“宗正院若设,其权责将如何划分?地方事务本由巡察使与东宫统筹,若再设新机构,恐滋事端。”

宗室与功勋派系明显联合,试图通过这项提议重新夺回对地方事务的部分控制权。

宗邺文在朝堂上冷然开口:“设宗正院,表面为分忧,实则为分权。地方事务本就清晰,宗室若真为国家计,应遵从现行制度,而非另起炉灶。臣请陛下明察。”

苏子恒随后补充道:“陛下,地方事务若再增设一机构,不仅会加重朝廷负担,还会引发地方官员的无所适从。此议实不可取。”

天武帝扫视满朝文武,冷声说道:“地方事务,已有巡察使与舶司监管,宗正院之议,免提!”

宗室一派闻言,只得作罢,但心中不甘。

宗邺晟回到府中后,与幕僚密议:“朝堂之争,已无法直接撼动东宫。若想取得优势,必须另辟蹊径。”

一名幕僚低声说道:“殿下,宗室虽然受限,但朝廷中的中立派尚未完全倒向东宫。若能借机挑起东宫与其他派系的矛盾,或许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宗邺晟点头:“不错。近日听闻户部尚书刘行道对江南改革多有不满,若能从此处入手,便可牵制东宫的动作。”

与此同时,江南的局势再次出现隐忧。一批与盐税改革相关的地方官员联名上奏,称舶司的改革政策过于严苛,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受阻,请求适当放宽限制。

宗清婉得知此事后,迅速召集属下分析情况。

舶司提举杜怀霖说道:“公主,地方官员联名上奏,表面为地方利益,实则与部分宗室势力有关。这些人试图通过此举破坏改革,削弱巡察使的权威。”

宗清婉目光一冷:“既然如此,我们便不能让他们得逞。立即调取相关官员的过往记录,彻查他们的行为是否与宗室有关联。”

苏子恒接到宗清婉的密报后,立即向宗邺文禀告:“殿下,江南的反对声浪虽为地方官员挑起,但背后或有宗室的影子。若不加以应对,可能会成为东宫的隐患。”

宗邺文沉声道:“此事不能轻忽。子恒,你有何对策?”

苏子恒答道:“臣建议分两步走:

稳住江南:通过巡察使加强舶司与地方官员的沟通,同时以东厂监控地方士绅的动向,确保改革不受干扰。

回击宗室:利用此事将宗室的影响扩大化,进而呈报陛下,以此为由要求彻底削弱宗室的地方权力。”

宗邺文点头:“立即去办,务必让宗室明白,他们的每一次动作,都会为本宫的布局增添机会。”

天武帝很快收到东宫的奏报,得知江南部分地方官员的反对声浪后,他勃然大怒:“江南改革,乃朕亲自定下的国策,地方官员竟敢妄言废除?立即彻查!”

在天武帝的命令下,东宫与巡察使联手,对江南的地方官员展开全面清查。

结果:多名与宗室勾结的地方官员被查明参与散布虚假言论,并接受了锦衣卫的审讯。

处理:天武帝下旨将这些官员革职查办,同时加强舶司与巡察使的权力,明确东宫对江南的绝对控制。

宗邺晟得知江南的计划失败后,怒拍案桌:“东宫步步为营,竟让我等毫无回旋之地!”

幕僚试图安抚:“殿下不必动怒,此次失利不过是小挫,东宫虽然稳固,但内部必然也有矛盾。我们可以继续从朝堂中立派入手,逐步削弱其威望。”

宗邺晟冷笑:“苏子恒与宗清婉固然能干,但只要东宫稍有疏忽,我们便还有机会。”

江南局势平息后,宗清婉在奏报中向宗邺文写道:

“江南的改革虽一时平定,但地方势力根深蒂固,若想彻底掌控,还需持续加强对士绅与盐商的监管。同时,巡察使的权力需进一步扩大,方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宗邺文看罢,对苏子恒说道:“宗清婉做得很好。江南已是东宫的重要支柱,我们必须全力支持。接下来,将巡察使的模式推广至其他封地,逐步削弱宗室的残余势力。”

夜晚,东宫内灯火通明。苏子恒在书案前沉思片刻,提笔写下一封密信,派人送往江南:“清婉,江南虽暂平,但宗室的觊觎未绝,你我仍需并肩,共扫乱局。”

与此同时,宗清婉在江南巡察使府内看着最新的改革进度,喃喃说道:“宗室的手已伸得太长,我们必须比他们更快一步。”

风云涌动,棋局愈深。宗室的每一次反扑,都在为东宫的布局提供助力,而天武帝的裁决,也在将东宫一步步推向胜局的巅峰。

求点赞,求催更,以后每天3-5更

感谢各位的支持

  • 📚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 加入书架
  • 🗒️

    手机阅读
  •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