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渤泥商队归来,发财啦

小说: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本章字数:1267 更新时间:2024-12-03 11:32:45

此外。

水泥路也要远离水域。

至于道路宽度。

由于成本较高,路也不可能太宽。

现阶段,按照标准的十六尺,也就是两匹马车并行即可。

离开工部。

陆知白眯起眼,望着天上的太阳。

日光温暖,普照大地。

朱元璋明显在逐步实施各项改革。

这让他觉得,大明的未来,很有前途!

……

转眼到了十二月。

又快要过年了。

不期然的。

一队来自渤泥国的商船,返回了大明。

这是去年年底派出去的。

一年刚好一个来回。

现在没有市舶司了。

船队到了太仓,当地军卫暂封船上所有货物,送赴京师。

毕竟是皇家和驸马派出去的船队,倒是非常顺利。

此外。

朱元璋派去见黄森屏的使者,也回来了。

使者名叫罗为。

在海外漂泊一年,皮肤变得黝黑。

朱元璋得知消息。

命他速来觐见。

罗为面圣,倒是口齿清晰,讲了一些渤泥国的事。

“黄森屏忠心归附,已接受任命,现为渤泥卫都指挥使!

他愿献上当地华人所筑城池,一共四座,占地数十万亩,如今尽为大明领土!”

说话间,从怀里掏出了黄森屏写给朱元璋的回信。

朱元璋两眼放光,不由得笑了两声。

他红光满面,连连点头:

“不错,你这差事办得漂亮!咱重重有赏!”

于是就赏罗为钞百锭、锦帛四十匹、衣四袭。

罗为行礼谢恩。

朱元璋道:

“好啦,你万里奔波,快下去歇着吧。”

朱元璋展开黄森屏的信,细细阅读起来。

上面用的是都指挥使的印章。

他越看越是高兴。

天上掉馅饼儿!

谁不高兴呢~

最高兴的是,这事没有节外生枝,如之前预想一般,稳步推进。

这让朱元璋感觉很舒服,一切尽在掌控。

朱元璋略作思索,道:

“明日大朝会,应参会的官员,必须前来!”

……

陆知白也收到消息。

有人来到侯府,告知他商队回来了。

顺便还带来账簿和货物清单。

去年,带了丝绸、瓷器去渤泥国。

卖掉之后。

又买了大量的香料。

香料在当地价格不贵,足足装了上百箱。

黄森屏还送了他两条中等大小的商船!

以及一些当地特产。

比如珍珠、玳瑁、珊瑚等珍宝。

陆知白翻看着账簿,嘴角翘到耳根。

他现在在造船、打通商路等方面都有投入。

虽说固定资产一直在增加,但流动资金确实不多了。

真是大旱遇甘霖啊!

最起码,可以过个好年。

话说回来,海外贸易真是令人上瘾啊。

怪不得沿海那些大走私商,为了外贸,宁可成为倭寇……

陆知白又想起,他小时候玩过一个文字游戏,叫做《纵横四海》。

那里也是明朝背景。

现在实际体验一番,感觉非常爽!

朱长乐抱着陆清嵘过来,见陆知白笑容满面,便笑道:

“何事如此开心?”

陆知白接过娃儿,轻柔地捏捏他Q弹的小脸蛋,笑道:

“爹爹发财啦~”

陆清嵘睁着黑亮的大眼睛,一脸迷茫的望着他。

这时,小厮通传道:

“老爷,刚才外面有一个御史,带话儿说,明天必须去朝会~”

陆知白嘴角一撇,对陆清嵘说:

“爹爹破财啦~”

朱长乐顿时忍俊不禁:“……”

……

第二天。

大朝会。

朝廷中有不少人,都听说了,昨天有商船靠岸。

至于具体的情况,却没多少人知晓。

于是。

当朱元璋命宦官,说清楚一切的前因后果之后。

几乎文武百官,都露出震撼之色。

大着胆子,抬头望向御座。

紧跟着。

便响起了声声议论。

“我大明,竟已在海外开疆辟土?!”

“这黄森屏,真是一个奇人啊……”

喧闹了一阵子。

几个年老些的大臣,清咳几声。

众臣的议论,渐渐平息。

然后。

大家齐声开始歌功颂德:

“天佑大明,吾皇万岁!”

陆知白在人群之中,实在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朱元璋倒没留意他,看着群臣,神色舒畅。

但他自个儿昨天高兴过了,现在早已冷静。

朱元璋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而后问道:

“海外之地,前所未有,如何治理,也是一大问题。”

虽说他仍然没有放开海禁的意思。

但是成天的看着那万国舆图,心里惦记着那日不落帝国。

潜移默化之间,朱元璋也能意识到,海洋有多重要!

如今在渤泥多了一块飞地,的确是天佑大明。

这让向来脑回路清奇的朱元璋觉得,这是一个在海外进取的好兆头!

  • 📚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 加入书架
  • 🗒️

    手机阅读
  •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