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小说: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作者:徐夏半生 本章字数:1584 更新时间:2024-11-23 11:58:39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丞。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授主客郎中,出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北却突厥、西走吐蕃,拓境一千五百里,大兴屯田,促进凉州地区得以安定发展,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唐中宗时期,因反对引入吐蕃军队攻打娑葛而得罪宰相宗楚客,险遭陷害,入为太仆卿,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改兵部尚书,封馆陶县开国男,成为宰相。再次拜相,参与肃清太平公主集团,封代国公,出任朔方军大总管,参加唐玄宗骊山讲武,犯军容不整之罪,坐罪流放,后受特赦,迁饶州司马,抑郁而终,时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子少保。
年仅十八岁的郭元振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通泉县县尉。在任内,郭元振常做些违法之事,甚至铸造私钱、掠卖人口,百姓对他非常厌恶并深以为苦。后来,武则天得知此事,将郭元振召入京城,准备将他治罪,却在与他交谈之后,发现他才华横溢,便索要他的文章,郭元振便把自己所作的《宝剑篇》呈上,武则天大加赞赏,让学士李峤等人进行传阅,并任命他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后又进封奉宸监丞。
吐蕃请和,武则天命郭元振出使吐蕃,吐蕃大将论钦陵要求武周撤去安西四镇的守军,并求取十姓突厥之地。郭元振道:“安西四镇、十姓突厥与吐蕃是不同民族,请撤朝廷守军,难道不是有兼并的打算吗?”论钦陵道:“吐蕃如果贪求土地,想成为中原的边祸,则会东侵甘州、凉州,怎会谋利于万里之外呢!”于是,论钦陵派遣使者随郭元振入朝提出上述请求。
当时,朝廷对此犹豫不决,郭元振上奏道:“论钦陵要求罢兵割地,这是利害的关键,确实不应轻易作出决定。如果直接拒绝他,肯定会招致很深的边患。四镇的利益距离我们很远,但是甘州、凉州的受害离我们很近,不可不慎重考虑。应当用计策拖延时间,使他和好的希望未断绝就好了。那四镇、十姓,吐蕃是很想得到的,而青海、吐谷浑也是国家的要地。我们不如答复:‘四镇、十姓之地,本来对中原没有什么用处,之所以派兵戍守,是想安定抚慰西域,分散吐蕃的军力,使吐蕃不能全力东侵。如果吐蕃无东侵的打算,就应当归还我吐谷浑各部及青海故地,而西突厥五俟斤部也应当归还吐蕃’。这样便足以堵住论钦陵的嘴,而且也未与他断绝关系。如果论钦陵稍有违背,则是他无理在先。而且四镇、十姓诚恳归附已久,如果不考察他们的向背、事情的利害,就远远地抛弃他们,恐怕要使各国伤心,不是控制四夷的良策。”武则天听后,同意了他的建议。
郭元振又道:“吐蕃百姓为徭役和兵役所苦,早就愿意与我们和好;只有论钦陵图统兵专制的私利,不想归附。如果我们每年都派去表示和好的使者,而论钦陵常不从命,则吐蕃百姓对论钦陵的怨恨就会日益加深,盼望得到国家的恩惠就会日甚一日,他要想大规模动员他的百姓,肯定就困难了。这也是逐渐离间的办法,可以使他们上下猜疑,祸乱从内部产生。”武则天深表赞同。
后来,吐蕃君臣果然相互猜忌,吐蕃内乱,论钦陵被诛杀,其弟赞婆率部降周,武则天闻讯后,命郭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兵前往迎接。吐蕃大将麹莽布支入寇凉州,被凉州都督唐休璟击退,郭元振也因参与军机,被封为主客郎中。
吐蕃与后突厥联合进犯凉州,正在洛城门举办宴会的武则天听闻此事后立即罢乐,任命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调集秦中大将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奔赴河西。郭元振到凉州后,吐蕃向来听说他的威名,表示:“我们吐蕃赞普都怕他,我们有怎么能打过他呢?”于是相继撤兵离去。郭元振因为凉州西抵吐蕃,北有后突厥,久示其弱,未扬天威,于是征调陇右兵马一百二十万,号称二百万集于湟州,分十道齐进,过青海,抵达吐蕃赞普牙帐。吐蕃赞普屈膝请和,献马三千匹,黄金三万斤,牛羊不可胜数。郭元振大张军威,受其蕃礼而班师回朝,降伏西戎后,威望震慑北狄。后突厥便献马二千匹,并将俘获的凉州人士都放回边塞,从此藩镇肃清,蕃国敬畏仰慕,令行禁止,道不拾遗,凡是这里的典范,都被后世效法,河西陇右十多个地方为他建立祠堂,立碑颂德,阎立均等人为其撰文。
当初,凉州南北不过四百多里,突厥、吐蕃常来侵扰,凉州军民深以为苦,郭元振到任后,在南部边境的硖口修筑和戎城,在北部边境的沙漠中设置白亭军,控制了凉州的交通要道,将凉州边境拓展了一千五百里。从此,突厥、吐蕃的兵马再也无法到州城侵扰。
📚
章节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