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小说:水浒之狄家将 作者:太玄岳 本章字数:1531 更新时间:2024-11-20 20:58:38
狄泉此次回山,估计山上的水泥城郭已经完全制造好了,自己这边弄到了“轰天雷”凌振回去,到时候让他造出一点火炮来,那梁山的防御能力直接就能更上一层楼。
毕竟,“轰天雷”凌振那大炮在原着里面的描写是能打十四五里远,威力天崩地裂。
“十四五里”这个射程,已经远超明末红夷大炮的射程。
在《水浒传》所描写的宋朝时期,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出这样的火炮来。
而凌振就这么造出来了,但有意思的是,宋朝拿着这样的一位宝贝却不知道用。
北宋没有这么先进的火器,至少不可能大规模使用。
但是考虑到《水浒传》的成书最早也在元末,而凌振这个人物也不见于早于《水浒传》的文学作品,作者很可能会根据当时的兵器发展情况来描写。
无独有偶,更绝的是,在《水浒传》这部作品里,凌振火炮的威力被描述得这么厉害,在梁山上的作用竟然只局限于放号炮!而在实战中却没什么战绩。
梁山里面的各种远程武器,都有说出场,比如说就花荣的弓箭,张清的石子,燕青的弩箭,哪怕是丁得孙的飞叉和项充、李衮的飞刀都有斩敌战绩。
但是凌振这逼格满满的大炮却没什么用武之地。
梁山大聚义时,凭借掌握核心科技,又有功劳傍身的凌振,排第五十二名,这排位在技术型人才里面算是相当靠前的了,可惜,表现机会一直不多。
凌振的对应星号为地轴星,轴,是轴承的意思,还是压轴的意思,说不好,但是他这战绩是真的不漂亮。
两赢童贯时,凌振负责带着副手二十余人,围绕在杏黄旗后的炮架周围。
凌振和他的火炮,像是守护替天行道大旗的底牌,但是一炮没放。
三败高俅时,凌振在梁山制高点设置火炮,作为公孙胜祭风的信号。
招安后,凌振依旧随军南征北战,带着他的火炮参与大小战役,就是没什么大用。
征辽时,凌振在檀州施放号炮,震慑敌军,又在蓟州用火炮帮助攻城,立下不少功劳,但也没看见他打死一个猛将。
征王庆时,凌振主要仍做放号炮之事,还曾以步兵头领的身份亲自上战场搏杀。
而王庆部下猛将袁朗,死于炮击,也是凌振部下炮手所为,但这属于狂轰滥炸。
征方腊时,凌振多次在攻城战中放炮,起到轰塌城楼或震慑对手的作用,被当做了一种攻坚武器。
比如攻打睦州时,凌振开炮攻坚:“那火炮飞将起去,震的天崩地动,岳撼山摇,城中军马,惊得魂消魄丧,不杀自乱。”
看样子,他的大炮实战效果远没有其震慑效果那么厉害。
除了壮声势发信炮之外,所谓的“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其实只有一次。
在睦州之战中发炮炸死包道乙,一炮爆头,这也是“轰天雷”凌振在《水浒传》原着里面唯一的一次杀敌记录,算是报了武松的断臂之仇。
如果梁山每次作战都用上这招的话,估计没人会是对手,但是他这有且只有一次的战绩,看起来更像是瞎猫碰死耗子,凑巧碰上的。
征讨方腊结束后,凌振为梁山好汉幸存者之一,在朝廷为被封“武奕郎,诸路都统领”中的一员。后在火药局御营任用。
而狄泉则是要把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收到自己的帐下,为自己所用。
在他的手上,狄泉可以让“轰天雷”凌振所制造出来的没一门大炮都成为战场上的大杀器。
原着里面把这玩意当做号炮打的操作,狄泉是实在不能理解,这是因为讲武德还是怎么?敌方不出动妖术,我方保证不放出大炮是吗?
还是说这大炮,“造价昂贵”,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不过,狄泉知道,制造大炮那可不是什么省时省力的事情,尤其是想要大批量的制造大炮,火药的消耗,铜铁的消耗,那都不会太少。
尽管说现在梁山已经积累的一定的家底,但是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是说着玩的,想要制造大量的大炮,也就只有宋朝朝廷有这种实力了。
而现在的狄泉则是设想着想让“轰天雷”凌振研发一些大炮作为火力支援用于守山,之后再研究一下能不能扩大生产。
在离开了河南地界之后,狄泉等人在夜里投宿,众人长途跋涉了一日,连焦德亮都累了。
狄泉把店家的大锅借来,把自己身上所剩下的所有辣椒油都给倒进了锅里面,熬了一锅酸辣鲤鱼汤,让大家美美的吃上一顿。
“大刀”关胜和“井木犴”郝思文那都是山西人,一人一碗汤,再拿着两个白面炊饼就着锅新鲜热辣的喝汤,酸酸辣辣,最合胃口。
武松则是把鱼汤里面给兑上了好酒,一股脑的喝下去。
狄泉简直都被这种操作吓呆了,这鱼汤本来就够辣的了,再来白酒兑在一起,这舌头受得了吗?
还真别说,这武松还真受得了,就这样连喝了好几碗,然后再去找了两碗饭吃。
📚
章节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