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安定府内的交谈

小说:清末起义恩仇录 作者:旁门门主左道 本章字数:1612 更新时间:2024-11-29 21:45:01

“那咱们究竟准备何时去攻打崇信县的雷镇绾呢?”于彦陆紧皱眉头,一脸严肃地问道。

“事不宜迟啊!你们先稍作休整,养精蓄锐一番,明日一早,咱们便立刻动身前往崇信!”纳老三果断地回答道。

此刻的安定府内。

只见一名满脸刀疤、面容狰狞的男子正恭敬地站在下方,对着端坐上堂的穆堂主详细禀报着此次战役的经过。穆堂主微微眯起双眼,若有所思,似乎正在脑海里反复斟酌着各种可能性。

过了一会儿,穆堂主缓缓开口道:“你方才所说,马岱手下部众不仅装备精良齐全,而且个个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犹如手臂驱使手指一般灵活自如,皆是精锐之士?”

“正是如此,堂主大人。所以依属下之见,对于这样的人物,咱们应当与其交好才是上策。”刀疤脸连忙附和道。

“嗯……所言甚是。此等人才确实值得我们与之结交。”穆堂主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紧接着,刀疤脸又继续说道:“另外,据属下所知,来自北地府的那位纳老三与马岱所部往来颇为密切。”

听到这里,穆堂主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道:“无妨,人家本就是前来支援我方的援兵,我们自然没有权力对其发号施令。况且,只要他们行事不曾损害到我们的利益,爱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吧。”

穆老二向前迈了一小步,双手抱拳,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地对穆堂主说道:“大哥,依小弟之见,当下咱们应当派遣一人前往与那马岱取得联系,并尝试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倘若可以获得他的助力襄助,那么咱们在应对清军之时便会增添更多胜算啊!”

穆堂主闻听此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随即开口问道:“嗯,所言甚是。不过,不知贤弟心中可有适合担当此重任之人选呢?”

穆老二连忙回应道:“回大哥,小弟麾下倒是有这么一号人物。此人不仅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而且其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亦是极为出众。若是派他前往游说马岱,想必成功的几率定会大增。”

穆堂主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追问道:“哦?竟有如此人才,不知此人姓甚名谁?”

穆老二赶忙回答道:“此人姓李名阳,乃是榆林人士。以他的本事,定能不辱使命,为大哥您说动马岱。”

穆堂主略作沉吟后,果断下令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命李阳与老三一同前行吧。”说着,他将目光转向站在另一侧的一个身材精壮的汉子。

那被唤作穆老三的男子听到大哥点名,当即起身应道:“大哥!”

穆堂主面色凝重地嘱咐道:“届时,你需与那位名叫李阳的一同前去寻找马岱。切记要谨慎行事,务必将此事办妥。”

穆老三重重点头,应声道:“是,请大哥放心!”

就在此时,刀疤脸再次开口说道:“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重要之事。董志源已经调遣了三万兵马,并与纳老三所率领的一万兵马相互联合起来。而且,他们还向我们发出了共同出兵的邀请,目标直指那些败退至崇信的雷陶残军。”

听到这里,穆堂主不禁感叹道:“如此看来,这纳老三或是董志源联军是下定决心要将雷陶二人赶尽杀绝了啊!如今雷陶二人手下的残军数量尚不足三千之众,而他们竟然出动多达四万的兵马前去围剿,这人吃马嚼的消耗,不知得耗费掉多少粮食呢!”

一旁的穆老二闻言,则冷笑一声回应道:“粮食?董志源联军才不会缺少呢!他们早就把庆阳府的粮食抢掠一空,又怎会担心粮草短缺的问题。甚至我还听闻有些首领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庆阳当地的百姓加入他们的起义军队伍之中。”

穆堂主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说:“他们这般作为,必然会丧失民心的。”

然而,穆老二却摇了摇头道:“他们压根就不在乎什么民心。倘若真的在意民心的话,那就应该学学人家马岱,好好地发展民生、振兴经济等等。按照马岱所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如果按照那马岱的战略方针,那关中号称拥有百万大军,也不可能被朵隆阿仅仅三万兵马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以至于逃往董志源一带。”

其他众将点了点头:‘‘就是就是,副堂主说的有理’’。

然而穆堂主却站出来发表了一番独到的见解。只见他缓缓说道:“诸位可知那‘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此计虽妙,但所需者乃必须拥有充足的时间啊!而那时的关中联军,恰恰最为欠缺的便是时间。正因如此,关中地区才会在短时间内拼凑出那参差不齐的百万大军对抗清军。实乃无奈之举啊!”说到此处,穆堂主不禁摇头叹息。

接着,他继续分析道:“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训练兵马,更无暇去发展农业与经济,致使关中联军只得依靠抢夺为生。至于马岱所提出的那些计策与理论,固然高明非常,可惜却与那时关中联军的实际情况格格不入。就拿他所说的游击战术来讲吧,若是派出的兵力过少,则极易被清军的游骑剿灭;可若人数过多呢,又会演变成双方之间的大规模会战。要知道,在现有的武器条件下,战役往往是以双方排队枪毙的方式展开的呀。”

  • 📚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 加入书架
  • 🗒️

    手机阅读
  •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