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韩清秋

小说:四合院之走秦淮茹的路 作者:鹏蒿人 本章字数:1544 更新时间:2024-11-25 06:35:01

易中海见老太太走了,脸色也不好看。秦淮茹是个有眼色的,她打圆场说:“一大爷,一大妈,我家里东旭一个人挣钱,养活一家子四口,平时难得吃上肉。我婆婆也是肚子里缺油水,吃的着急了些,真是对不住了。”

贾张氏也不傻,忙接过话茬,说:“是啊,是啊。我媳妇说的对啊,我们家孤儿寡母的真不容易,幸亏有东旭师傅的帮衬,否则我都不知道这年怎么过。回头我去给老太太道歉。”

话说到这个份上,易中海也不好意思太责怪贾张氏了,毕竟他没儿没女,还想让贾东旭这个徒弟给自己养老。

他叹了口气说:“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这四九城里比你们家困难的有的是。但是咱四九城的人最讲究个面子了,贾家嫂子,你也一把年纪了,也得给孩子们做个榜样。东旭,你说对不对?”

贾东旭此时也为自己母亲的行为感到脸红,但那是他娘,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说:“师傅你说的对,老太太可能没吃饱,我回去让我媳妇炒个鸡蛋给老太太送过去。”

易中海点点头,对这个徒弟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他说:“大家吃饭吧,回头让你师娘重新给老太太做点饭,送过去。”

徐慧真家,两个人也做了八个菜,葱烧海参,干烧大黄鱼,炸带鱼,蘑菇鸡汤,西红柿炖牛肉,白菜豆腐,木须肉,猪肉炒芹菜。这年头能吃上这些菜的人家,真不多。每个菜量都不大因为人少吃不完,要的就是这个排面。

两个人一边吃菜喝酒,一边聊着天。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个人越聊越投机。越说越交心。温太太让徐慧真以后称呼她韩姨。

原来,温太太原名韩清秋,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小康家庭里,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只是她的母亲自从生了她以后,多年再没有怀孕。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韩清秋八岁那年,他的父亲娶了个二房,理由很充分,就是为韩家传宗接代。

二姨太进门后,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就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二姨太先后给韩家生了两个儿子后,韩清秋的母亲在家里的地位就每况日下,最后在韩清秋十四岁那年抑郁而终。

从此韩清秋就成了没有娘的孩子,好在她也慢慢长大了。成年后的清秋身材高挑,长相清丽,自带一身温婉气质。

一次偶遇,被比她大15岁的温先生看中。当时韩家的家境每况愈下,为了丰厚的聘礼,不顾清秋的个人意愿,把她嫁给温先生做了继室。

她心里怨恨父亲和后娘,嫁入温家以后,她就再也没回韩家,娘家人几次登门,她都避而不见。从此和娘家就算是断绝了关系。

进门就是后妈,温家最大的孩子,只比她小四岁。可想而知,婚后的日子也是摩擦不断,鸡飞狗跳。好在老夫少妻,温先生对她还算不错,体谅她年轻,体谅她的委屈,总是出面压制继子继女的刁难。

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着,后来她生了一个女儿,也算有个精神支柱,她平静无波的生活泛起了层层涟漪。女儿的出生,唤起了她的生活激情,她过了几年富家太太的逍遥日子。

怎奈,天不遂人愿。女儿在十三岁的时候生病了,没成年就病逝了。

解放后,温先生响应号召,将大半家产捐给了国家。1953年,温先生也去世了。临终前,考虑到韩清秋没有亲生的孩子,把家里住的宅子的房契留给了她,还偷偷给了她一些黄白之物,好让她晚年没有后顾之忧。其他产业分给他的儿子们。

后来温家的人变卖了家产,移居海外,却把韩清秋留在了国内。其实,韩清秋跟他们的关系也不太好,自己也不愿意跟着他们远走他乡。

因为走的匆忙,而且是偷偷走的,温家人只带走了金钱。好多家具,摆件等死物都没带走,就留给了韩清秋。

韩清秋把值钱的东西变卖了,后院委托街道办租出去了,收点房租,也可以维持生活。至于她娘家人,因为她现在的成分不好,也退避三舍。所以她就成了现在这种孤家寡人的状态。

自从温家散了以后,这两年多,以前的朋友们以及邻居们,都躲的她远远的,生怕跟资本家扯上关系。只有徐慧真,一个陌生人,在她受伤时,上门来关心一下她。

而且徐慧真家里的情况跟她相仿,两个人是半斤八两,只是徐慧真的成分比她好。所以年三十这一天,她就找上门来了。

因为酒喝的不少,徐慧真怕外面不安全,就留韩清秋在家里住了一晚上。徐慧真有后世人的思维模式,她对资本家没有歧视,两个人从此就成了忘年交。

韩清秋也知道自己的成分不好,来徐慧真家都走后门,而且很注意避着人。曾经的高门大户,被新时代的铁拳砸进了尘埃里,资本家的成分,让他们不得不活的小心翼翼的,真是风水轮流转!

春华秋实,夏茂冬藏。山河疏朗远阔,万物循环不辍,新的一年在时光中缓缓而来。

  • 📚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 加入书架
  • 🗒️

    手机阅读
  •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