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吕雉的心思

小说:月下追范增,我不愿乌江自刎 作者:风吹樱花落 本章字数:1710 更新时间:2024-12-01 08:00:20

吕雉携刘盈而去,她所期望之结果已然达成。

对于强行抵御楚国,她本就不存奢望。

有意召集众大臣商议投降事宜,无非是想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罢了。

投降一事,她虽心有不甘,但现实如此,她也只能提前为儿子谋划一条生路。

至于投降匈奴人,她从未有过此念。

其一,匈奴人异于楚人。

楚国与汉国皆为中原之人,又同属一族。

此点,项羽的劝降信中已然言明。

而那匈奴人乃异族,且一旦投降匈奴人,后世之非议,亦非她所能承受。

其二,项羽为人如何,她在被楚军俘虏的两年中,已然洞悉无遗。

项羽虽好杀戮,却也重情重义。

以项羽的家族之仇观之,他若不报仇雪恨,那与虚伪的刘邦又有何异?

—————

数日后,吕雉提议面谈,项羽爽快应下。

当两军于汉中和关中交界地碰头时,双方多年积怨,亦在此刻进入僵持。

于两军阵前,项羽驱马静候一辆马车的临近。

此马车由四匹马拉动,虽稍显华贵,却也尽显诚意。

毕竟,天子六马,藩王仅四马。

马车徐徐停下后,吕雉在一侍女的搀扶下走出马车。

她抬眼望去,一眼便瞧见那器宇不凡的项羽。

那一人一马,依旧如此自信,依旧如此神采奕奕。

短暂对视后,吕雉面色微红,她不由自主地低下头。

见吕雉停下脚步,项羽满意地点了点头。

翻身下马后,他负手走了过去。

行至跟前,项羽看了一眼前方的汉军阵列,他嘴角微微上扬。

“许久未见,汝可安好?”

闻听雄浑的呼喊,吕雉心跳骤增。

稍稍抬头,她躬身行了一礼。

“楚王,…不,妇身见过楚皇,妇身安好。”

项羽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直视吕雉,面带一丝疑惑。

“寡人略有不解,…还望嫂夫人明示?”

被项羽称为嫂夫人,吕雉顿觉生疏。

她望向项羽,一副若有所思之态。

“…嫂夫人?”

“寡人与刘邦曾结为异姓兄弟,…依此推断,…汝莫非寡人之嫂夫人?”

“妇身不敢!…呃,不知陛下有何疑惑?”

“汝汉地四面皆敌,缘何降楚,…却不降匈奴人?”

“匈奴乃异族,后世之恶名,妾身实难承担也!”

“…嗯,果真是吕后,非寻常女子所能为!”

“…吕后?”

吕雉默念着这个陌生的词汇,脸颊瞬间涨得通红。

此刻,她似乎误解了项羽的意思。

项羽说出吕后,乃是根据后世的称呼有感而发。

然而,听在吕雉耳中,她却不禁联想到了虞姬和芈兰。

据确切消息,项羽的皇后和最为宠爱的虞美人在一场意外中,双双遭遇天劫。

如此看来,如今的项羽不仅失去了皇后,连虞姬也不在了。

想到这里,吕雉轻声嘟囔道:“妾身已然年老……”

项羽面露疑惑之色,他仔细端详起吕雉来。

“切莫如此言语,今日朕欲收复汉地,…至于归附之条件,…汝尽可直言!”

“…呃,妇身听闻陛下对南方诸国颇为宽厚,…不知吾汉地归附之后,…可为吾子刘盈谋取何种爵位?”

“汉王不可,汝意下如何?”

“陛下,吾子不为汉王,…可否封为万户侯?”

项羽凝视着满怀期望的吕雉,稍作犹豫。

此时,他一心想要剿灭匈奴人,迅速达到万丈光芒的境界。

待消灭匈奴人后,楚国百姓的生存空间将会扩大,人口也能得以增长。

如今,他的光芒已达一千九百丈,再增加数千万人口,便可前往后世。

届时,待自身之变化施展,商议好应对之策,便是那五十五个人皇的末日。

至于刘邦之子,项羽以为,暂且稳住为宜。

后续如何行事,实难预料。

念及此处,稍作思考,项羽颔首。

“无妨,万户侯可行!…然,封地之事,…应由寡人定夺!”

项羽应许万户侯,吕雉甚喜。

“谢陛下隆恩!”

答应册封刘盈为万户侯,项羽深思熟虑后,将其封地定在魏地。

【之所以选择魏地,主要是因魏地乃韩信之属地。】

会谈结束,汉国烟消云散。

在吕雉协助刘盈的指令下,汉地顺利归顺楚国。

至此,楚国除赵国、代国、燕国尚未收复,其疆域已涵盖百越之地与西南诸国,实力更与北方匈奴人隔河对峙。

此河,正是中原人之母亲河黄河。

为防匈奴人占据黄河,借机决堤,项羽早已命韩信率军镇守黄河北岸。

当楚军进驻咸阳,项羽为与匈奴人决战,已做出相应部署。

首先,项羽命钟离昧掌控汉地,并拨十万兵力予他。

此外,为安抚秦地子民,项羽又预先加封王单、王轲为万户侯。

二人皆为秦人,又皆为王翦之后,有他们驻守,秦地必能安然无虞。

对此,王单、王轲感激涕零。

以他们之功,得一伯爵已属过誉,然项羽竟直接赐予如此高位。

二人承诺厚待秦人之际,亦对项羽心怀感激。

秦地安置妥当后,项羽便携项声、蒯通、龙苴、桓楚赶赴魏地。

…………

一路沉默,历经数日行军,项羽统领六万楚军抵达韩信营帐。

君臣久别重逢,稍作寒暄,韩信即刻引领项羽前往中军大帐。

待项羽端坐高位,韩信旋即禀报当下局势。

自韩信至此,匈奴人兴许因楚军兵力雄厚,未曾有越矩之举。

匈奴人按兵不动,韩信却心生一计。

韩信觉着,现今北方一线皆与匈奴人交界。

倘若能够收复赵国、代国、燕国,便可在局势上扭转乾坤。

对此观点,项羽甚为认同。

匈奴人盘踞赵国、代国、燕国,恰似一根鱼刺哽在楚国喉间。

不但局势被动,亦无法主动进击匈奴人后方。

【依范增上策,剿灭匈奴人之关键,在于长途奔袭。】

只要能够一举拔除这根鱼刺,那上策之施行,便可提前展开。

为了顺利完成最后的上策谋划,项羽重重的点点头。

“韩亲王,夺取赵地、代地、燕地之事,汝可有良策?”

“陛下,当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

  • 📚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 加入书架
  • 🗒️

    手机阅读
  •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