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杜如晦要当教育家

小说:混在大唐当首富 作者:大概是的吧 本章字数:1481 更新时间:2024-11-22 22:09:00

贞观五年五月初八,朝会日。

卢家与杜荷的合作曝光后,其它家族在崔家的勾联下,迅速确认了这事实,

也脑补出了卢家与李世民在背后合作了的场景,无它。

主要是最近两年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后,

总有一种李世民想要通过这些来斩断他们这些高门世族对文化上掌控的手臂,

让他们不得不为家族考虑考虑未来。

而今日朝会上提出来的政策更是佐证了这一脑补。

许久没有上朝的正一品大员,杜荷的便宜老爷,大唐蔡国公杜如晦却上了朝。

杜如晦不仅仅是跑来听朝会的,还主动向李世民进谏,

请求在大唐各地开办官学,而且希望朝廷重开科举以及科举改革,

从多个方向为朝廷选拔人才来为朝廷效力,最终能为朝廷效力的人都需要通过朝廷的考核后才能上岗,

不能因为什么名声里有仁义孝悌就给个官做。

杜如晦这就是将李世民当初付与的参政议政的权力给发挥了出来,

他不参与朝廷具体事务了,除了李世民经,谁也没能把他怎么样。

而且他还就是有提出这政策的权力,谁也没能因此而诟病于他。

杜如晦提出来的政策立马就招到群臣的反对,各种反对的声音都有,

比如科举,还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反对的声音最大,

这是要掘了他们坚持多少年下来的推荐制的根,不可能不反对。

这是真正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整堂朝会就光逮着这一事来吵,时间都都不够用,

退朝之后,诸多官员偷偷看向杜如晦的眼神就仿佛看着一位掘了他们祖坟的仇人一样。

让杜如晦开口也是李世民的意思,朝会之后,李世民的肱骨之臣理所当然的留了下来。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都被留了下来,跟随着李世民一路返回了宣政殿,

君臣落座之后,数位宫女给几位都端上了茶点,

李世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之后,又示意这几位先喝茶,

十几息后,才开口说道,

“克明,受苦了。”

杜如晦嘴角微弯,回应道,

“陛下,这有什么苦的,这是臣的本分,为了大唐发展而努力,当不得苦。”

李世民眼中,杜如晦自从不在朝廷中当职后,这性格变化颇大,

让他有种爹随儿子的错觉,这似乎是杜荷那臭小子日常的反应。

房玄龄放下宫女送来的茶碗后开口说道,

“老杜啊,这事昨日我就说不如不提,你看看今儿这反应,还能推行下去就是怪事了。话说你这提议是杜荷的想法吧。”

杜如晦面对房玄龄的调侃,也有不同的意见要说,

“这事老房你可就猜错了,我家那臭小子说出来的想法可比我说这些天马行空得多了,我怕我说出来,百官能弹劾死我。”

杜如晦口中的杜荷的想法让其它三人都来了兴趣,很想听听到底是什么想法能让百官弹劾?

“克明,是什么想法,给朕说说?”

“最近那小子在府里住的日子不少,咱们父子聊天的时间也多,那小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我说的这个官学和重开科举这事还是和这小子聊天中砍掉了不少东西后总结而来的。

这臭小子平时无所事事,整天不是躺就是吃吃喝喝,废物一个。”

其它三人听到杜如晦这话有些听不下去了,

这家伙跑来宣政殿里炫儿子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

就杜如晦有儿子,我们没有吗?

三人转念想了想自己的儿子,有点酸,

自己的儿子平时见着自己像是老鼠见着猫一样,

别说坐下来聊天了,自己问话就和审犯人差不多。

李世民敲了敲身前的案桌,十分不满的说道,

“克明,别炫耀你家那臭小子了,赶紧说说,那小子原来是什么想法?”

杜如晦又端起了茶碗,暂时没有回应,看得三人一阵茫然。

特别是李世民,这爹像儿子实锤了,杜荷日常就是这鸟样子,轮到问他话时就端起茶碗喝,愣是让人等着他喝完才能听到回复。

“其实也没什么,我家那小子想法太过宏大,说什么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把人拆开来用。”

杜如晦说完停顿了一下,手中还没放下的茶碗再次回到嘴边,又喝了一口,

“那小子说,搞教育要分开来,学农业知识的以后就专门劝农,学律法的以后就专注刑民,学水利的以后就搞水利等等。”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其它三人就明白了杜如晦想要表达的意思,都有不同意见,

长孙无忌首先开口说道,

“果然天马行空,学律法的管刑名本官还能理解,学水利的管水利,学种地的管种地,依此类推,岂不是士农工商都乱了套?”

杜如晦倒没对长孙无忌这反驳有什么气性,杜荷刚刚说出来之时他听完可比长孙无忌气愤多了,

  • 📚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 加入书架
  • 🗒️

    手机阅读
  •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