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小说:灵异:从驾驶灵车开始崛起 作者:五花大腰子 本章字数:1815 更新时间:2024-10-18 11:51:43
或许是王哲和慧智收到了行刺失败的消息,在选举副盟主的那天,王哲和普陀寺竟然都缺席了。
王哲是否离开对于其他人来讲并不重要,也不关心。他与在场的众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或许以后都不会再有交集。
但普陀寺悄无声息的离开,就不免让其他人感到意外。慧智虽然在盟主选举上只获得了10票,但担任副盟主也绰绰有余了。
“哎?达慧和尚,你与普陀寺同为佛教,你知道他们去哪了吗?”
达慧有些无语,虽然他们香严寺与普陀寺拥有同样的信仰,但毕竟不是同门,私下里也没有联系,完全是两个不相干的门派。
“这位施主,你这句话可把贫僧问住了。
别看我们脑袋上都没有毛,但我们并不是一家人。
我香严寺在浙江,他普陀寺在在珠海凤凰山麓。
我香严寺有近1200多年的历史,鉴真法师东渡倭寇的时候,率弟子20多人逗留寺内,讲经说法10余天。
而普陀寺建于2000年,明生大和尚应四众礼请,发愿开山建寺。普陀寺的前身是怀庵古寺,在我们佛教中,用寺、庙、庵来区分规模大小。
寺的规模最大,庙次之,庵最小。
庵通常是僧侣或修行者的隐居之地,用于禅修或冥想。它可能位于山区或自然环境中,远离城市喧嚣。
庵的规模较小,古时称呼庵为一种茅草屋。不知道你听没听过一个成语,结草为庵。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僧侣或修行者提供一个宁静的环境,以炼化他们的精神修行。
其次,在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
所以,我们之间没有半点关系好吧。”
提问之人轻轻挑了挑眉,他本想询问一下达慧是否知道普陀寺的去向,没想到对方却有些不高兴了。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还颇有些看不起普陀寺一般。
“哟呵?我听你这意思好像是有点不服气的意思啊?
人家普陀寺现如今可是你们佛教的代表啊。能够在众多门派中脱颖而出,与天师府和太阴门并驾齐驱。
并且慧智大师还担任了大会的主持人,足以证明他的德高望重。
像什么少林寺啊,五台山啊,虽然在世俗中名声显赫,但怎么在大会上没有一点声威呢?是不是忙着敛财,把修行这件事抛在了脑后啊?”
达慧听到对方的讽刺也不恼怒,作为出家人这点控制力还是有的。但为了解除他人对佛教的误解,还是忍不住开口解释起来。
“施主。
首先你要搞清楚一件事。我们修习佛法是为了普度众生,而不是为了名利。
其次,世俗供奉的香火也不是揣进了我们个人的口袋,而是要用这些俗物来修缮庙宇和佛像。
我们诚心修佛,不喜欢抛头露面,而且我们也不需要去证明自己,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
五台山,佛寺之始。有近2000年的历史。
少林寺,也有1500多年的历史。
我们是经过时间的验证,经受住了历史的洗礼,所以不要拿我们与普陀寺这个近代寺庙做对比。
明生大和尚是普陀寺第一代住持,他18岁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做了2年杂工。然后又在圆通寺出家并常住。时隔一年,去了五台山的塔院寺受具足戒,彻底成为了一名和尚。
他系统学习的佛法,在三年后考入华国佛学院,并在同年获得本科毕业。
在这20年中,他先后担任了广东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华国佛教协会理事、广东佛教协会秘书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等。
头衔非常多,多到恐怕他自己都记不住。
修佛讲究六根清净,不为外物所迷惑。可明生大和尚又做了什么呢?
他的心思没有放在修佛,而是全部都放在了这些虚名上。你现在还反过来质问我,简直是可笑至极。”
发问之人也不是傻子,稍加提点就明白了普陀寺与其他寺庙的不同。
一个是纯粹的修习佛法的圣地,另一个是人为扶持起来的标志性建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就像音乐圈的鄙视链一般。
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摇滚的,玩摇滚的瞧不起玩流行的,但是这帮人都瞧不起玩说唱的。
古典乐是所有音乐类型中最高深的一种,最需要技术以及乐感。学习古典乐投入的时间精力等成本也最高,他们大多都有童子功,日常活动就是练琴练琴再练琴。
这就与五台山和少林寺一般,僧人每天都是在学习、修炼,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去与其他人争夺名利。僧人一生的目标就是要修成功德圆满,早日成佛,登往西天极乐。
古典乐能站在鄙视链的顶端,还因为它是小众的音乐,毕竟在“大众即原罪”的偏见里,小众就代表着独特和优势。
古典乐是需要门槛的,首先是创作的门槛,一个没学过古典乐的人或许能拿起吉他写一首歌,但他肯定写不出一首交响曲。
其次,听懂古典乐也是需要门槛的。大部分人可能感受到的是古典乐的旋律和情绪,但其工整的结构,繁复的设计是普通爱好者听不出来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在音乐会现场睡着的人了。
听懂古典乐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就像《乐队的夏天》里痛仰乐队改编的《我愿意》,张亚东可以听出尾音里面半音的设计,但在马东听来他们就是唱错了。
所谓曲高和寡,虽然古典乐高贵、典雅、有内涵,但在流行音乐人的眼里,你那东西写的再好有几个人听,有市场吗,还不是没有我的受欢迎。
佛教也是如此,哪怕你再专业,再牛笔,又有什么用?一门心思修行佛法,对外界的事情不闻不问。反而许多假和尚打着哪个山上下来的僧人的名号四处行骗,久而久之,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便会认为这些和尚也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
而明生大和尚算是这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位代表了。
📚
章节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